酵素的定義分類: 養生資訊, 行業資訊益力康2021年12月8日 我們都知道六大營養素是指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維他命、礦物質和纖維這六種。再加上水,就成為七大營養素。 維他命是輔酶酵素的輔劑,也就是屬于酵素的孩子,身為父母的酵素卻末被納入七大營養素中,實在令人不解。 這是因為索姆納發表「酵素的本質是蛋白質」,扭曲了酵素的本質,再加上巴布金教授提出「酵素可以無限制造出來」的錯誤理論,使得正確的酵素研究正如豪爾博士所言「延遲了50年」。 酵素的本質不是蛋白質。的確,酵素有蛋白質圍繞,但這只是外殼而已。 真正的酵素是以蛋白質為骨骼而存在的「生命力」。如果蛋白質是本質,那么激素(荷爾蒙)也算是蛋白質了。 后來,確認酵素具有「在生物體內產生化學反應的觸媒」的作用。化學反應觸媒的概念,是一八三七年由瑞典的貝爾塞里斯提出的。 酵素是觸媒」的概念并沒有錯,但并不代表酵素所有的作用。因為酵素是活的,加熱到攝氏48度以上時就會死亡。所以它不能夠算是「純粹的觸媒」。 結論是:「酵素存在于酵母中,是以蛋白質為骨骼、具有觸媒作用的生命力」。 那么,何謂「觸媒的作用」呢? 酵素會對某種特定物質產生作用,使其進行特定反應。這就是「酵素的特異性」。我們每天會進食多次,食物的種類也各有不同,但是不論吃什么,體內的酵素都會配合食物的性質來發揮作用。 吃飯的話,就會出現淀粉酶這種溶解主要成分淀粉的酵素。淀粉酶發現葡萄糖相連時.會將其分解為淀粉,但卻無法分解纖維素。經口攝取蛋白質時,會出現蛋白酶這種將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的酵素。攝取脂肪(脂質)時,則由脂肪酶發揮作用,將其分解為多元的乙醇和脂肪酸。 在人體內,酵素會配合食物的種類產生特異反應。數千種酵素各自進行不同的反應。原則上,一個反應存在一個對應的酵素,數干種反應同時進行。 酵素只對特定的「受質」物質產生作用,進行特定的化學反應。它就是具有這種優秀能力的「活觸媒」。 酵素的大小為1毫米的百萬分之一 所有存在于地球上的生命體一定有酵素。酵素是由蛋白質所構成,而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所構成。 存在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,都擁有由4種鹼基構成的基因DNA。這4種鹼基中,鳥糞嘌呤與胞嘧碇、腺嘌呤與胸腺嘧碇2條鎖鏈間互相結合形成螺旋構造。DNA是鹼基化合物,亦即是磷酸與糖結合而成。4種鹼基排列的方式,可以形成不同的氨基酸。氨基酸成為酵素的外殼,制造酵素的設計圖則是基因(DNA)。書寫在基因內的密碼,決定制造酵素的氨基酸的排列順序。 酵素大小依種類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,約為5-20毫微米。1毫微米是1mm的百萬分之一的長度,即便用顯微鏡也看不到。形狀為球狀,存在于DNA的構造上。 酵素的反應速度極快,為10的七次方~二十次方倍,亦即具有產生加速反應(消化)的觸媒作用的速度為手工作業的100萬倍(10的七次方倍)。 換言之,通常要花一千萬小時產生的反應,酵素只要花1小時~1分鐘就可以完成。 ——《超級酵素》 文章導航上一個上一篇:為什么要做腸道排毒?下一個下一篇:養護血管暢通無阻相關資訊「關注」安全無添加,健康才長久,食品安全不容小覷2025年4月24日90%的慢性病與腸道有關?全球研究揭示“腸壽”密碼2025年4月11日中老年別忽略“看不清”,這種病致盲率很高!2025年3月27日“鹽值”拉低顏值?這些美食正在悄悄摧毀你的皮膚2025年3月27日益生菌:慢性傷口愈合的新希望2025年3月27日碎片化睡眠的隱形危害2025年3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