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,出現這個問題是心臟在報警!分類: 養生資訊益力康2022年4月28日 入伏后的天氣,讓人“熱血沸騰”、“汗流浹背”。雖然說出汗是好事,能解暑降溫促進代謝,但是,當汗出太多,我們的心就不那么舒坦了~ 夏季,為何“傷心” 頭痛、失眠、煩躁、坐立不安……一到夏天,很多人就會感覺渾身不適。 其實,這可能與我們的“心氣虛”有關。 而所謂心氣虛,就是指心臟之氣的功能不足了,心臟搏動的力量受到影響而變弱,所以會心悸氣短頭暈,甚至出現一活動就心跳加劇,或是稍微一動就喘的現象。 而中醫認為“心藏神”,因此,心氣虛時部分人還會有精神疲憊、渾渾噩噩、怎么休息都感覺很累的情況出現。 其實,這都與夏季的氣候特點有關。 夏季天氣炎熱,人體為了散熱,渾身毛細血管張開,血液流量大,此時心氣就會稍顯不足,則心血供應全身的能力下降。 加之夏季很容易會汗出過多,氣隨汗脫,所以也會加重氣虛的癥狀。 心氣不足,則心血難生,心氣虛的問題若久久得不到緩解,很容易引起心臟健康問題,這也就是夏季心臟疾患高發的原因。 夏季養心就是養命 01、睡好 規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壓平穩,應做到按時起床、按時睡眠、定時進餐。 夏季晝長夜短,容易睡眠不足,要養成睡子午覺的習慣。每天保證七八個小時睡眠時間。 02、動好 夏季人體活動較為活躍,動則升陽,適當運動能起到較好的健身效果,但不可過度,避免大量出汗而“傷心”。 很多老年人常年早起晨練,但據調查,70~80%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于上午6~10時,因此,老人鍛煉最好趕晚不趕早,尤其要避免不吃早飯就出門的情況出現。 03、暖好 夏天室外溫度高,室內涼,反復由熱到冷、由冷到熱,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極其不利。 當溫度過高時,會增加血流量,增加心臟負荷;而當溫度過低時,會使血管相應收縮,血管的強力收縮會使冠脈內已形成的斑塊被牽拉破裂,引起血栓脫落,易突發心梗。 因此,夏季乘涼時要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。 室內可用電風扇促進空氣流動,空調多用除濕功能,降低濕度以緩解悶熱感覺,不要過度貪涼。 04、吃好 心腦血管病患者夏季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,多吃蔬菜、水果,多喝溫開水補充水分。 避免進食動物內臟、肥肉、蟹黃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。適當食用一些紅色食物,比如:西紅柿、心里美蘿卜等。同時也應當食用酵素,達到補充身體流失酵素的目的。 當然,這并不是說就一定要大吃特吃這些食物,在平衡飲食的基礎上,適當增加一些這類食物就可以了。 05、精神好 據調查,急性心肌梗死的發作誘因中,情緒激動所占比例為第一位。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態一定要平和,靜心才能養心。 文章導航上一個上一篇:月經少當心卵巢早衰下一個下一篇:8個簡單方法激活免疫力!相關資訊90%的慢性病與腸道有關?全球研究揭示“腸壽”密碼2025年4月11日中老年別忽略“看不清”,這種病致盲率很高!2025年3月27日“鹽值”拉低顏值?這些美食正在悄悄摧毀你的皮膚2025年3月27日碎片化睡眠的隱形危害2025年3月13日出現這四種“班味”,你的健康就要亮“紅燈”了!2025年3月13日想要健康好氣色,酵素必不可少!2025年3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