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轉至內容
「養生一則」—正確的貼秋除燥,你一定要知道!
有老話說,秋風漸起,秋膘要貼。“貼秋膘”是傳統民俗之一,其本意是為了彌補身體因“苦夏”而造成的營養缺乏。然而,在貼秋膘的同時,除秋燥也同樣重要。正確的貼秋除燥,能起到非常好的養生效果,你一定要知道!
當代人的生活快速而匆忙,在飲食和生活上多了一些隨性,喜歡葷腥等的容易飽腹的食物,于是營養過剩等一些亞健康的問題。整個夏季因為天氣炎熱,人們為了補充水分而多食瓜果,這會造成夏末秋初之際,脾胃處于一個虛弱的狀態,更不適宜“大補”。
因此我們在立秋之際,不宜食之過膩,否則容易食欲不振,還會加重腸胃的負擔,有研究人員解釋,油膩的食物會影響大腦中某些化學物質的產生,從而使人情緒不穩定。
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,立秋應以清淡均衡為主,做到清熱祛濕、健脾和中、清肺潤燥。應以養陰清熱、潤燥止渴的食物為主,平時多重視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,少吃辛辣、煎炸的食品。
人是感官動物,立秋后空氣中的濕度會降低,會明顯感覺到秋高氣爽,天氣變得干燥。在飲食上既要注意防暑,又要注意寒涼引起的感冒、腹瀉等。
中醫認為,立秋養兩臟—肺和肝。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—晚上開了一夜的空調,第二天起來會感覺喉嚨干澀甚至微微發疼。那是因為肺主呼吸,空氣太干會傷喉嚨,容易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。
因此,在平日里要注意水分的補充,和適度提高空氣中的濕度,可以在空調屋里放一些水或者使用加濕器,讓肺和身體一起“潤”起來。
在立秋之后,肝臟會受到影響,肝主情志,疏泄氣血,容易出現情緒低落、氣血失調等問題。
想要緩解這種情況,首先要少吃辛辣食物,包括辣椒,姜、蒜、蔥等,上火容易影響心情。其次降火氣、我們可以多吃除秋燥的食物:茄子、銀耳、梨、南瓜、西瓜、藕、桃、橘子、檸檬、獼猴桃、番茄等。
最后,不管是貼秋膘還是除秋燥,保持好心情和健康飲食是適合每個人的方法,多多進行戶外運動,讓身體“年輕”起來,才讓自己健康起來。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