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美食不能節(jié)制,吃撐一點也沒問題?
經常吃撐不僅會讓我們增加體重,還可能誘發(fā)多種慢性疾病,如胃病、骨質疏松癥、心肌梗死、神經衰弱、糖尿病、急性胰腺炎等。此外,美國國立衰老研究所的科學家,以基因和人類極其相似的恒河猴為實驗對象,隨訪20年后發(fā)現(xiàn),與頓頓吃飽的猴子相比,每天進食量減少30%的猴子壽命更長、外表更年輕、身體更健康。所以說,適當“挨餓”有益身體健康。
如何正確“挨餓”
適當“挨餓”,是指科學控制飲食時間和飲食量,絕不是饑一頓飽一頓,更不是忍饑挨餓。最好是每餐達到七分飽,這樣既不會覺得撐,也不會餓得太早,更有利于健康長壽。從營養(yǎng)學的角度來說,飲食還需要遵循以下幾個要點——
01 適當補充酵素類食物
酵素是人體所有生命活動新陳代謝的催化劑。食物的消化,營養(yǎng)的吸收,代謝廢物與毒素垃圾的清除,肝臟的解毒,心臟的跳動,腸道的蠕動,血管的收縮與擴張,大腦的思考,神經的傳遞,組織的合成,能量的轉換等都離不開酵素的作用。
02 吃動平衡,控制體重
熱量攝入與消耗要平衡,特別對于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尿酸血癥等慢性病患者,低鹽限糖低嘌呤飲食配合適量運動可有效減重、降壓、控制血糖、調節(jié)血脂、降尿酸,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(fā)病率。
03 適量攝入優(yōu)質蛋白
動物性食物含有豐富的優(yōu)質蛋白,但脂肪含量也較多,有些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,攝入過多可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風險,應適量攝入。建議成人每天攝入畜禽肉40~75g,水產類40~75g,蛋類40~50g。
04 少鹽少油,控糖限酒
應從小培養(yǎng)清淡飲食習慣,我國推薦成人每日攝鹽量小于5g,每人每餐不超過2g鹽,盡量避免腌菜、榨菜、罐頭等腌制品。可以將青椒、番茄、花椒、陳皮、洋蔥、香菇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調,充分利用辣、番茄汁、醋、檸檬汁等來增添食物味道。推薦每日烹調油的食用量≤30g,烹飪方法推薦蒸、烤、煮等烹調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