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來水的出現,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,但也帶給了我們一些潛在的健康危機——您還記得今天早上水龍頭里接出的第一杯水,被用于何處了嗎?
水龍頭里的隔夜水可能有毒
水龍頭長時間不使用,儲存在水龍頭或其連接軟管內的部分殘水,往往會在第二日清晨才能排出。而就是這部分殘水,暗含“危機”!
01 重金屬超標
通常情況下,自來水呈弱酸性,在水龍頭中長時間停留,可能導致水龍頭中的金屬污染物析出并溶解到水中,造成水質污染,特別是劣質水龍頭更危險。
此前,央視一檔節目就曾做過一個實驗:研究人員收集了10戶家庭水龍頭中的隔夜水,送往實驗室檢測,結果發現,3戶家庭水樣中金屬污染物——鉛析出超標!
而過量的鉛會傷害人體大腦神經,造成頭痛、眩暈、乏力等,如果是嬰幼兒、兒童,對鉛比成年人更敏感,危害更大,可能造成身體、智力發育遲緩等。
所以,安全起見,一方面建議大家盡量選擇優質的水龍頭;另一方面,最好別用滯留在水龍頭里的“隔夜水”,每天早上打開水龍頭時,可以先空放一會兒,將這些水用來沖洗衛生間、拖地等。
02 微生物污染
有時候,我們在晨起接第一杯水的時候會發現水是渾濁、發黃的。
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停水后,并非經常出現。
這是由于輸送水的水管在使用一段時間后,會在水管內壁產生一層生物膜,在日常使用中,這層生物膜在內壁附著,不會進入水中。
停水后再通水,此時水管內壓力增高,沖擊力增大,會將水管內壁的這層生物膜沖刷下來,進入水中,使得水變黃。
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可將初始的這部分水放掉,作為沖廁所等其他用水使用,最好不要用于洗漱或飲用。